8月15日,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一处军事基地,要有桩大事,特朗普和普京要在这儿好好聊聊乌克兰危机的长久解决办法。 白宫那边喊这是“历史性突破”,可欧洲早坐不住了: 欧盟27个国家,不光没被请去开会,连谈些啥议程都摸不着头脑。 单说选在阿拉斯加这事儿,就透着特朗普的小心思, 这片1867年从俄罗斯买过来的地,既是美国离俄罗斯最近的地方,又能绕开国际刑事法院的管束。 还有之前俄方提议在阿联酋或者匈牙利谈,特朗普非说“得在美国地盘上”,明摆着是想把谈判的主动权攥在手里。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说得实在:“ 这哪是普通外交会见啊,就是大国在这儿掰手腕呢。” 欧洲的焦虑感一天比一天重,虽说英法德意等七国领导人10号发了联合声明,说“ 欢迎美国为和平忙活” , 但里面提的“接着制裁俄罗斯”“保住乌克兰领土完整”, 跟特朗普团队透风说的“换块地盘”方案,压根对不上茬。 德国总理默茨跟身边人念叨:“ 我们在乌克兰砸了1600亿欧元,现在倒成了局外人。” 美俄领导人在阿拉斯加盘算地盘的时候,顿巴斯前线的乌克兰士兵,日子已经难到了头。 8月7号那天,俄军装甲部队把红军城三面围得死死的,离市中心就剩1.5公里距离。 这座以前靠挖煤出名的城,现在成了一片焦土——市政大楼上飘着俄军旗帜,中央车站那面乌克兰国旗,在炮火里晃悠得快倒了。
乌军的难处不止一宗:前线每天得打1.2万发炮弹,可库存就剩2400吨,里头三成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过期弹。 俄军顺着地下矿井往里钻,用无人机指路,炮弹专往乌军补给线上砸,在康斯坦丁诺夫卡这个交通枢纽,一辆运弹药的卡车被温压弹炸了,现场视频里永华配资,士兵们只能找块硬纸板,胡乱包一下伤口。 北约说要帮忙,可动静慢得很, 32个成员国虽说答应给350亿欧元军援,真到了的还不到四成。 德国说给的“豹2A7”坦克,因为生产线改造,最早9月才能送到;美国牵头买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,就因为欧洲各国谁多掏点、谁少掏点,吵来吵去,到现在合同还没签。 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在社交平台上直叹气:“我们的士兵,是在用命等西方那些官样文章。” 欧洲这会儿这么被动,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战略难题没解开头欧盟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,从2022年冲突开始到现在,欧盟给乌克兰的援助加起来有1600亿欧元,占了全球援助的58%。
可这么砸钱“输血”,换来的却是被美国晾在一边。 之前慕尼黑安全会议上,美国副总统万斯说的话,把欧洲给惹火了,他不光说欧洲“言论自由越来越差”,还公开见了德国极右翼政党的人,德法外交官直骂这是“糟践盟友”。 还有巴黎人工智能峰会上,美国压根不签欧盟的监管协议,还骂欧盟的数字法规是“捆住美国企业的绳子”,这么一来,美欧以前那么铁的科技合作,基本就黄了。 欧盟想靠“重新武装计划”找回点主动权,2025年3月通过的《欧洲防务未来白皮书》里说,十年内要花8000亿欧元升级军备,想把军费提到GDP的3.5%。 可这计划落地难:意大利因为欠着钱,2025年军费只敢维持在GDP的1.57%;西班牙更有意思,说要把气候治理的钱算进国防预算,把东欧国家气得够呛。
美俄这次谈的关键,还是乌克兰那地盘怎么算,《华尔街日报》说,特朗普团队提的方案里有这么一条: 俄罗斯接着管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的一部分,作为交换,乌克兰能拿到西方的安全保证,还能加入欧盟。 这种“用土地换太平”的交易,让乌克兰左右为难,泽连斯基嘴上说“一寸土地都不能让”,可国库就剩180亿美元外汇储备,连士兵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。 反观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,顿巴斯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占全球3%,现在俄军控制着70%的矿区。 特朗普政府正琢磨着个秘密协议,让乌克兰用还没被控制的矿区开采权抵债,乌克兰议会骂这是“新殖民主义的套路”。
这会儿欧盟内部传出来的评估报告说,布鲁塞尔想把乌克兰重建和“绿色能源转型”绑在一起,要求五成以上项目得符合欧盟环保标准,这跟中方拿手的传统基建路数,明摆着要对上了。 乌克兰现在正站在岔路口,虽说北约弄了个新军援机制,叫“志愿联盟”,帮着成员国买美国武器,可这“欧洲掏钱、美国卖货”的模式,说白了还是把乌克兰拴在西方的战车上。 1.央视新闻《俄方证实俄美首脑会晤将于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》 2.新华网《国际观察丨美与俄乌"穿梭会谈"难言解决问题》
聚宝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