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总统缺席中国大阅兵,背后的外交“心机”你看懂了吗? 韩国新总统李在明没去中国参加那场九三大阅兵,这事儿要说起来,还真是比表面复杂多了。其实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,里面夹杂着不少门道。俄总统普京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很早就说要亲自去北京,但韩国这边,却提前由国会议长禹元植带队,说白了,规格就一下拉低了不少。韩国媒体8月20号还强调呢,说总统不出席,人家国会议长去了也就等于宣告了。更逗的是,他们还特别点名,说中方私下问过李在明出不出席,韩方直接答复,“国会议长都去了,总统肯定就不去了”,说得好像中方有多在意似的。 其实中国这边发请柬就跟走个过场,谁来谁不来根本没抱多大期待。更让人细品的是武汉世牛,就在韩国新总统表态不去北京后,中国驻韩大使戴兵专门跑去坡州,给前总统卢泰愚扫墓,还带着花篮鞠躬、默哀。卢泰愚的儿子卢载宪还全程作陪,场面挺郑重。戴兵还说,33年前中韩建交,多亏卢泰愚顶住压力,跟中国建交,才有今天两国这么多合作。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这话一出口,显得格外有深意。
1992年那会儿,卢泰愚敢和中国建交,压力山大,美国、朝鲜、台湾和韩国国内好多舆论都不乐意。他就带着外交安保助理、外务部长官三个人秘密谈判,材料都得加密。这么多年过去,事实证明他是真有远见。你说两国这33年,关系是真密切。建交那会儿,贸易额还不到50亿美元,到2024年直接飙到3280亿美元,这增长幅度,没谁了。中国已经21年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,今年韩国又成了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。韩国1176种重要进口产品里,584种靠中国,比如稀土类金属79.4%全靠中国,二次电池材料、永磁铁什么的也都是中国最大供货方。半导体、新能源汽车这些韩国的核心产业,对中国的依赖那不是一般的高。
说回李在明这茬,他刚上任的时候还信誓旦旦说要“务实外交”,嘴上说不想得罪中美俄哪边。可事实是,才两个月就因为这事儿让外界议论纷纷。他其实也明白中国那番扫墓的意思——去年就敲定了访华特使人选,只是后来成员身体原因推迟了。虽然李在明自己不来,但准备让代表团带亲笔信递给中方最高领导人,还顺带正式邀请中国领导人10月底去韩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。结果还没捂热,韩国执政党自己又泼了盆冷水,说“别想太多,这种派特使、递亲笔信的事儿对其他国家也一样”,这说法一出,谁听着都觉得李在明其实没那么看重这次北京纪念活动。 前阵子还闹过驻韩美军要不要管台海的问题,韩国外长赵显要直接表态,“驻韩美军不该插手台海,台湾问题也不该出现在美韩总统讨论里”。潜台词太明显了,韩方不想染指台湾问题,免得中韩关系再被踩雷。前任总统尹锡悦就是在这事儿上踩了坑,结果中韩关系嗖地冷下来了,李在明怕重蹈覆辙,这态度自然得小心。 再加上李在明老是说把“美日韩同盟”放第一位,别的不说,这操作也可能给韩国自己惹不小的麻烦。8月21号那会儿,美联储说短期内不降息,特朗普那边想通过发长期债券缓解财政压力,直接泡汤。美国债务已经37万亿美元了,特朗普各种折腾,“DOGE改革”“对华关税战”都没搞成,还出动海军到加勒比海搞所谓“禁毒”,大家都说其实是盯上委内瑞拉的资源。对韩国来说,特朗普还老想着从盟友身上榨点好处。这不,李在明去美国,什么场面几乎都写在脸上。虽然他没尹锡悦那么“亲美”,但要在中国、美国、俄罗斯之间当个老好人恐怕没那么容易,毕竟文在寅那会儿能平衡三方关系,现在可没那么简单。 这些事儿琢磨琢磨,真是让人忍不住多想两句,韩国这波外交操作到底是在下什么棋呢?
聚宝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